聚焦新质生产力,孙瑞哲在两会纺织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ag凯发旗舰厅

|
聚焦新质生产力,孙瑞哲在两会纺织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文章来源: 2024-03-04

0

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锦绣新未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4年3月1日

一派生机春风有脚,满目新意浩气腾胸。

  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产业现实、时代潮流、国家战略的框架下审视发展,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纺织新型工业化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借此机会,同大家交流几点认识。
  一、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纺织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以《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为标志,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和自觉行动。
  产业运行态势回升向好。2023年,行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降幅较2022年收窄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2023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9%,零售规模超过疫情前水平;穿着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2023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世界占比、纺织服装出口额对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50%。
  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2023年,共有6家涉纺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4家纺织企业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500强》。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99.8%,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源泉。402家纺织企业在2023年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科技自立自强,步履铿锵。制造创新、材料创新、产品创新系统性发展,纺织科技创新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阶段。高性能纤维产能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3,纺织机械自主化率超过75%,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国产化率超过50%。产业用纺织品产量稳定在1900多万吨。融合创新铺就锦绣坦途,新领域、新赛道、新场景持续涌现,产业未来与未来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时尚百卉竞秀,繁花似锦。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区域品牌协同发展,市场认知度、美誉度不断增强;马面裙、宋锦等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焕发时代价值;中国设计、中国品牌、中国平台快速崛起,正在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重。
  产业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数智化转型有力落实,截至2023年9月,纺织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56.5%、49.3%,高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绿色创新有序开展,能耗、水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关键指标稳步下降。
  区域协同高效,掩映生辉。以城市圈经济、流域经济为依托,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耦合联动,集群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织里童装、曹县汉服等特色集群加速崛起,柯桥、盛泽等世界级集群引领力、辐射力显著增强。
  (二)纺织行业面临的现实压力与挑战
  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密集出台政策,树信心、鼓干劲、作部署、抓落实。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产业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1、有效需求的问题
  1月,imf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至3.1%,世界经济缓慢步入复苏进程。国际纺联第24次调查显示,纺织行业运行环境明显改善,2024年7月的商业预期达到2021年末以来的最高点。然而,全球经济扩张步伐依旧迟缓,人工智能技术、气候风险等因素正在对产业生态形成现实冲击。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球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从国内看,社会预期依然偏弱,市场需求仍需巩固。行业供给还不能有效适应个性化、品质化、绿色化、体验化的消费升级需要,供需错位现象依旧存在。
  2、供应链稳定的问题
  当前,巴以冲突、俄乌冲突持续延宕,单边主义、集团政治重创国际体系,波及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合作。2020~2022年,全球年均新增歧视性贸易及相关投资措施5400多项。地缘政治影响下,全球供应链体系收缩重构趋势明显。与2010年峰值相比,2023年我国在美国、欧盟、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额中的占比分别下降17.2、12.8、26.3个百分点。特别是所谓“涉疆法案”,使得中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连续三年同比负增长。今年,全球迎来“超级大选年”,政局变动也会带来新变数。
  3、企业成本压力的问题
  受外部环境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行业综合制造成本普遍上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显著承压。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与剧烈波动,增加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红海局势紧张造成航线受阻,亚洲与欧盟间的航运时间增加10~15天,运输成本增长约4倍。用工、用能、融资等成本偏高,成为现实挑战。
  二、把握规律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来源。我们要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形成逻辑,探索变化规律,构建发展新优势,找到发展新动能。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深刻改变着全球产业的要素结构、发展范式、价值构成和产业生态,构筑着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全球科技日趋显现出大跨度、大纵深的交叉融合新态势,变革性、颠覆性技术加速突破。从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等制造创新,碳纤维、石墨烯材料、生物基材料、3d打印材料、纤维状能源与电子器件等材料创新,到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能源领域创新,智能纺织品、高性能纺织品等产品创新,系统性的技术变革正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应用场景延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产业价值高线和安全底线的决定因素,成为产业主动权与话语权的核心来源,是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的关键。
  我国在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统筹发展和安全,行业要聚焦突破性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延展新赛道、开辟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
  1、强化基础性,加快底层技术攻关
  基础创新是产业实现颠覆式创新、转轨式发展的重要源头。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正在不断前移。我国科技创新的过程是从应用末端开始逐步向前端研究和基础研究回溯,导致对“真正问题”的发现和提炼能力不强,基础创新和源头创新不足。
  我们要以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底层共性技术,以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形成产业知识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正反馈。
  2、提高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建设
  未来产业具有科技与产业的双重属性,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我国已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行业要积极融入前沿技术趋势做好未来产业的研判和界定,构筑纺织产业新的时空体系。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素配置是重要保障
  重塑治理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组织流程、变革商业模式,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可以形成新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更具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
  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激发各类主体内生动力。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优质要素的大规模、高质量跨境流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把握三个要素配置的关键任务。
  1、强化资本赋能
  资本具备跨时空配置资源的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提升使用金融工具的能力。用好科技金融工具,引导资金长期稳定投向行业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领域,加快形成产业-科技-金融新循环;用好普惠金融工具,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保障产业生态稳定;用好绿色金融工具,推动产业能源消费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发展。
  2、强化创新转化
  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率在30%左右,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80%的水平。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行业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强化产学研协同机制。构建领军企业引领带动的、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推动新产品加快转化到生产过程。
  二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统筹协调和组织动员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内循环以及全球创新资源的双循环。
  三是建立创新容错机制。“根创新”呈现出复杂巨系统的特征,要为先行先试探索、颠覆式创新“保驾护航”。
  四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3、强化区域协同
  地区间基础条件差别大,产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纺织产业布局的基本特征。区域协同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关键途径。
  一些地方将一些所谓“高风险”的产业“腾笼换鸟”,这种区域视角的“合理行为”对于整个国家的产业链健康安全形成现实伤害和不利影响。如印染是典型的水资源依赖性产业,90%以上产能集中在东部五省。近年来,印染在一些地区受到限制被迫外迁。中西部地区由于资源环境限制,很难大规模承接发展印染产业。这导致印染关键环节正在加快向国外转移,严重削弱了中国纺织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各地区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体系,不利于发挥资源禀赋。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要素集聚、优势集成、产业集约,推动区域间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围绕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绿色产业等发展集群。关注重点区域战略价值,比如新疆与中亚五国的产业关联、黑龙江向北开放的发展机遇。在城市群、省际及省域内部多个层次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布局生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是关键落点
  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的“质”,关键在以产业的新“质态”带来发展的新“质效”。产业升级、业态创新既是牵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也是实现生产力系统跃迁的重要落点。
  1、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生产力系统
  数字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2022年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达14.6%,高于全国13.1%的平均水平;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网络化协同、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柔性供应链、智慧型营销、沉浸式体验,丰富的数字化实践加速产业系统性变革重构。
  要把握“人工智能 ”新机遇。
  最近,openai的sora、谷歌的genie、meta的v-jepa等视频生成类大模型火爆全网。其展现出的理解、交互和模拟真实世界的能力,推动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加速到来,打开了人工智能应用更大场景。行业要发挥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做好人工智能的加法。
  要把握“数据要素×”新机遇。
  今年是数据资源进入企业财务报表的元年。数据资产化、资本化正在形成新的价值源泉,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是纺织的“化纤制造质量分析数据资产”。行业要做好专业数据的收集和清理、标签和确权、供给和流通工作,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可信数据空间。
  2、以责任为核心的绿色生产力系统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达成历史性协议,“摆脱”化石燃料被写进文本。发展的阶段与环境、产业的规模与结构、用能的效率与强度,决定了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资源环境约束。
  发展以低碳、资源效率和社会包容性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在技术的涌现中形成绿色产品、绿色业态、绿色价值是产业体系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的有力支撑,是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与未来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我国每年产生600万吨左右废旧纺织品,并以超过10%速度快速增长,化解资源约束,循环经济成为重要模式。行业要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从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到回收再利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
  提升绿色增值能力。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正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转变为绿色资产。最近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正加快进入现实。纺织行业要树立环境资产观念,持续推进产品碳足迹等产品环境信息的管理与披露。提升环境资产增值能力和管理能力。
  完善绿色管理模式。esg管理是绿色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导向与推进机制。《毕马威:2023年全球ceo调查》显示,69%的全球ceo将esg作为创造价值手段,全面融入业务。将于7月实施的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要求欧盟内企业开展esg信息强制性披露。深度挖掘esg的内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产业特色的esg体系是中国时尚发展的当务之急。
  3、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生产力系统
  当前,制造产业呈现出文创产业、内容产业的特征,文化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增强推动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业态融合,“新中式美学”生发生长。2015~2023年,汉服市场规模由1.9亿元增至144.7亿元。要挖掘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产力。
  延展当代创新价值。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商排行榜中,排名前五的时尚品牌的授权商品总收入达到420亿美元。抖音用两年时间实现了2022年的1.2万亿元商品交易额。要构筑起以ip为核心的新的文化价值生态,以内容与产品的统一强化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力。
  人工智能正在重构文化影响力和时尚话语权。未来的文化表达大概率会成为人机合作的表达,但人工智能平台并不是中立的,语料的类型决定着平台输出有价值倾向和文化倾向。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影响,aigc是未来主战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时尚话语权的提升,迫切需要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语料库,建立中国时尚的aigc,形成数据-工具-平台-产业的生态闭环。
  三 、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产业新征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将行业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部署和各项工作要求上。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固本培元,以创新之源引产业之流
  强化科技创新。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生态环保、国防军工等领域,推进先进纺织材料、智能纺织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进一步推动国家先进技术纺织品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纺织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专项实施,推动纺织行业人才创新示范服务平台建设。
  布局未来产业。我们要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布局产业链,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以产业用领域、纤维材料领域、科技时尚领域为重点,引导数据、技术、资本、人才等关键要素向创新主体汇聚。
  (二)守正创新,以制造之实承转型之效
  顺应新型工业化要求,强基与创新协同,存量与增量并举,加快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
  夯实制造基础。发展先进制造能力,强化产业的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持续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
  加强数字创新。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行业信息基础设施,从全局高度考虑数据要素价值,推动行业数据要素从连接到协同、使用到复用、叠加到融合转变。
  强化绿色制造。推动完善循环利用相关管理规范,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服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支持纺织品生命周期绿色评价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行业 esg 信息披露体系、esg 绩效评估体系和esg能力提升支持体系。
  加强文化赋能。推动全产业链的流行趋势研究,持续激活纺织非遗,强化本土品牌软实力和时尚话语权建设。把握人工智能重塑时尚话语权的机遇,推动相关语料和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
  (三)提质增效,以要素之活蓄市场之势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发掘市场需求潜力。充分利用党中央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机遇,发展数字、绿色、健康等新消费,培育纺织行业在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运动、国货“潮品”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多元拓展国际市场。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品牌国际化发展步伐。
  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支持建设纺织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平台,赋能企业数智转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四)扬长补短,以集群之强融全球之力
  新质生产力要在新发展格局中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安全优化产业布局,平衡好原地升级、国内转移和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关系。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同时,强化优质、新兴产业链的根植性和完整性,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坚持全球布局。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形成多元、高效的生产力布局。促进自主装备、工艺、技术输出,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控股、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全球发展。
  推动区域联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东部地区依托沿海城市群加快培育具有引领性的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充分运用区域、政策和资源优势,高起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形成跨区域协作和利益共享机制。
  打造现代集群。推动集群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绿色产业集群。把握各地支持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政策时机,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天地辽阔,人间值得。时间总不停留,韶光不可辜负,让我们笃根本、求实效,应当下、谋未来,在春天里出发,以新质生产力开创锦绣新未来。
 
《纺织服装周刊》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 23-10-24·
  • 23-10-20·
  • 23-10-20·
  • 23-08-28·
  • 23-07-06·
  • 23-02-28·
  • 23-01-03·
  • 22-12-01·
更多资讯
ag凯发旗舰厅 | | | |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ag凯发旗舰厅的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网站地图